二、 DeFi 的资金与资产

一、DeFi 的资金与资产

DeFi 作为一个区块链上的金融行业,他与所有金融行业一样,产业链由两个部分构成。一头是资金,一头是资产,金融行业所有运作都围绕这个逻辑,在资金端尽可能的收集低利率成本的资金,然后配置的资产端的高收益产品上,实现资本增值。

所以套用这个分析框架,我们也可以看看 DeFi 行业里的 资金资产 分别是什么,从而就能更好的理解DeFi的底层收益来源。

资金

资金的流入来源,目前主要是三类

  • 第一是最开始以加密行业交易所为核心的,从法币流向加密货币的资金转移。

  • 其次,是以各类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的链上信用扩张(抵押借贷、流动性质押等)。

  • 然后是现在以传统金融资本市场为入口,向比特币、以太坊等ETH的资本市场资金进入。

从资金的种类来看:

  • 比特币是最客观的去中心化货币(POW)。

  • 以太坊是共识最高的智能合约代币(POS+智能合约),这两个币种构成了最主流的加密货币认知。

  • 其次是各种不同抵押品的稳定币,稳定币规模整体接近2000亿美金,汇率基本对标美元,可以说目前整个链上金融的稳定币生态都与美元强绑定。

  • 最后是其他各种币种,他们在加密行业内部有各种不同的生态高低,但是在加密行业之外的认知度较低,包含项目协议代币、引入真实世界RWA代币、MEME空气代币等。

总体而言,加密行业的资金侧特征有:

  • BTC和ETH是最大的底层信用抵押品,承担了类似于最终贷款人的角色。

  • 稳定币基本与美元市场深度绑定,所有的交易结算,最后以美元作为基本计价。

  • 信用扩张是链上资金规模扩大的主要方式之一,大量的借贷、利率互换、自动做市提供了链上的流动性和金融博弈,以及高收益。

资产

1、真实世界资产(real world asset,RWA)

  • 所有的资产,本质上都是某一类商品或者服务。金融通过资本市场为提供这些商品或者服务的公司募集资金,提高生产产能,最终获得资本回报率。这是传统金融最主要的运作逻辑。

  • 在加密行业中,所有的传统资产上链都需要预言机、法律合规许可等多个问题,RWA上链的难度较大,在目前的加密生态中占比较低。

  • 相比于传统商品服务,标准化的金融产品成了目前的上链主流产品,包括国债、企业债等,稳定币也算一种。

  • RWA的上链,是行业想要拓展的方向,却面临过多的现实问题,进展相对缓慢。

2、链上金融清算网络

  • 相比于RWA,链上金融服务提供方,将自己作为资产进行融资和发展,成了目前加密行业发展的主流,在不停的丰富这个链上金融清算网络的同时,各类服务、模块化租金,协议代币成了目前主流的交易资产。

  • 这类资产包括基于POS网络质押与再质押生息资产,AAVE、UNISWAP 这类提供借贷和交易的项目方协议资产。甚至还会有BNB 这类提供链下中心化交易所的资产。

  • 这些资产通过为这个金融清算网络提供服务,获取收益,回报投资资金。同时,这些资金在这套逐渐丰富的链上金融清算网络帮助下,获得更高的流动性、杠杆率等

3、零和博弈资金盘

  • 这一类资产最典型的就是 MEME 代币,大部分 MEME 代币因为不产生现金流,并不能实现对资金的现金流回报,但是因为其筹码分布相对清晰,有一定的传播共识,导致很多人基于 MEME 币进行交易博弈。

4、新技术 Mass adoption

  • 如果说RWA是讲传统资产上链,那么新技术的Mass adoption 就是希望讲区块链技术带入现实世界的下链。

  • 这些项目包含 去中心化硬件、区块链游戏、去中心化AI 等等,因为项目实施难度大,落地成功几率较低,失败的项目大多数都沦为了庞氏结构等资金盘。

3、总结

通过传统金融的视角,我们可以看到 DeFi 作为一个链上金融行业,在资金端的来源和资产端的分布是怎么样的。

与传统金融不同的是,加密代币具有商品、证券、货币多个属性,同时DEFI的模块化金融能够放大这些属性,带来了链上相对更高的收益。

而这些收益,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几类真实现金流上面。

Last updat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