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项目方代码风险

DeFi 作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种链上金融,所有的投资,都是通过互联网与项目方的智能合约协议交互实现的。所以在风险层面,关于代码风险的问题一直在 DeFi 绕不开的一个话题。

通常意义上,代码风险主要分为四类。

1、前端与后端代码风险

2、智能合约代码风险。

3、区块链共识风险。

4、内部IT系统风险。

一、前端与后端代码漏洞

常见漏洞:官网劫持、云端资料泄露、个人信息泄露等

官网劫持

  • 在 DeFi 交互的项目方中,偶尔会出现项目方网站被劫持等情况,从而被重新导航到钓鱼网站,这个时候通常进行交互,通常会与平时状态有一些异常,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,不能急着签署数字签名或者授权。认真观看交互网站的URL,数字签名内容等。

云端资料泄露

  • 在与DeFi 行业的交互过程中,凡是涉及的相关APP和Dapp 都要谨慎授权云端同步资料,尤其是钱包的私钥、助记词等关键信息,同步到云端,又不进行云端加密,很容易被黑客或者内部人盗窃。

个人信息泄露

  • 泄露个人信息、cookie等非核心信息,也有可能导致数字资产被盗。有人就曾经出现过非核心信息泄露,然后被黑客利用AI技术制作假的整套kyc认证,导致资产被盗等情况,虽然后来交易所进行了赔付,但是也要谨慎。

二、智能合约代码风险

常见漏洞:重入攻击、整数溢出、闪电贷漏洞等

重入攻击、整数溢出

  • 重入攻击利用智能合约的外部调用和状态更新时机不当,通过反复调用提取资金。整数溢出利用计算结果超出变量表示范围,导致余额异常。两者都是严重的安全漏洞,可以通过严格的编程模式和安全库来防范。

闪电贷漏洞

  • 部分借贷合约协议,允许小市值空气代币作为抵押品,被黑客通过操纵小市值代币的价格,利用闪电贷发起套利,导致大量资金流失。

解决思维:

关键是识别并躲避这些有着明显合约漏洞的项目方,这类型的项目方通常为新发起的协议,技术能力有待验证,整体资金规模也很小,也不具备赔付能力,选择资金规模较大,有较长时间周期的老牌DEFI项目能够极大的避免这类问题。

同时,在合约代码层面,尽量选择有代码审计的项目方,开源代码项目方,对于有疑问的项目方,可以直接尝试用chatgpt来审阅基础代码。

三、区块链共识风险

常见漏洞:共识风险

  • 链上DEFI 的交互,需要通过区块链进行清算,区块链依赖共识机制。大量的L2,私链其安全性有待验证。所以会出现一些共识层面的问题,出现51%攻击、双花等情况。

  • 通常较大的公链项目方会有更好的安全手段和赔付机制,所以资金在链上进行存托的时候,一定要谨慎一些私有链、不知名公链等。

  • 区块链基础风险的防范本质,就是对链本身的选择。对于资金与链的关系,可以参阅:详细可看:入门思维二:一、DeFi 世界蓝图,两个维度“代码与金融”

四、内部IT系统

常见漏洞:未授权访问、内部人员恶意行为

  • 这类问题的本质是内控失效,远离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项目方,能较大程度的规避风险。关注安全政策,查阅团队背景非常关键。

Last updated